企业文化

巴小虎川超日记⑨:快乐足球的密码,藏在一声 “雄起” 里

内江的雨,浇透了球衣却烧旺了心

国庆长假的第六个比赛日,内江的雨来得猝不及防。我站在看台角落,看着人工草皮上飞溅的水花,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川超的球场比职业赛场更动人 —— 这里的 “不完美” 恰恰藏着足球最本真的模样。

内江队的 11 号球员第三次摔倒时,我身边的大爷把塑料板凳跺得咚咚响。那是个卖牛肉面的老板,早上五点起来熬汤,中午关店赶来看球,此刻正光着膀子在雨里挥舞着印着 “内江雄起” 的塑料扇。“你看他膝盖上的疤,上周送外卖摔的,今天照样敢拼!” 大爷的喊声混着雨声传来,而场上的 11 号已经爬起来,踉踉跄跄地完成了一次边路突破。

看台上的伞很少,大多数人宁愿淋着雨也要站着助威。有个穿校服的姑娘举着 “内马尔分马” 的灯牌,雨水顺着灯牌流进她的袖口,她却只顾着跟着鼓点喊口号。中场休息时,球员们跑向看台鞠躬,球迷们把早就准备好的矿泉水扔过去,瓶身上还贴着 “注意滑倒” 的便签。这一幕让我想起赛前采访魏群指导时他说的话:“职业赛场看技术,川超赛场看人心。”

那些不追胜负的 “明星时刻”

川超的快乐从不在比分牌上。绵阳主场的补时第 96 分钟,当戴宇的定位球划过夜空钻进死角,我身边的摄影大哥差点把相机摔在地上。这个土生土长的绵阳男孩跪在草地上哭,看台上的邓志平先生也红了眼眶 —— 这位 “两弹一星” 元勋的后代,早上还在说 “足球和科研一样,拼的是坚持”。

最让我动容的是广安那场比赛。补时最后 30 秒,门将刘宇航居然弃门冲到对方禁区,用一个略显笨拙的头球把比分扳平。当他被队友们压在身下时,看台上响起 “舍得干” 的齐声呐喊,这三个字正是广安队的队名,也是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性格。网友说川超的门将都在 “开挂”,泸州的范德顺一场比赛飞身扑救十几次,赛后脱下手套才发现掌心磨出了血泡,可他笑着说 “比搬砖轻松”。

这些球员里,有开出租车的司机,有教体育的老师,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。他们没有营养师配餐,没有专业康复师,赛后可能还要赶去加班,但只要踏上球场,每个人都像拥有了超能力。就像凉山队的 “日火” 兄弟,穿着彝族查尔瓦改编的训练服,跑起来时披风扫过草皮,比任何大牌球星都耀眼。

足球之外,是整座城市的狂欢

川超从不是单一的比赛,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。自贡球迷带着恐龙服远征泸州,赛前在球场外跳 “恐龙舞”,引得对手球迷也跟着拍手;阿坝主场的中场休息,容中尔甲抱着吉他唱起《高原红》,看台上的藏族同胞举起哈达,把赛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。

我在泸州赛场遇到一对重庆来的情侣,他们拿着 “看球 + 吃桂圆” 的攻略,说本来只想来玩两天,结果被赛事氛围感染,连追了三场客场。数据里藏着更生动的故事:国庆前四天,全省 A 级景区接待游客超 2500 万人次,不少球迷看完球就去逛古镇、尝特产,阿坝的苹果、泸州的荔枝成了赛场外的 “硬通货”。这才懂川超的野心 —— 它用足球当桥梁,让每个城市都亮出了自己的名片。

彩神,彩神vl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l

遂宁队的教练在赛后聚餐时告诉我,他们队的经费一半来自球迷众筹,另一半是本地餐馆老板赞助的。“上次去南充客场,球迷自发组织车队接送,路上还教我们唱南充民歌。” 他指着手机里的合影,球员和球迷挤在一辆面包车里,脸上全是满足的笑容。没有天价赞助,没有商业炒作,这种自下而上的热爱,比任何奖杯都珍贵。

密码揭晓:当足球回归 “我们”

离开内江时,雨停了。我看见绵阳队的戴宇在球场边教孩子们踢球,那个进球的定位球姿势,被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。看台上的大爷正在收拾板凳,嘴里念叨着 “下周去自贡客场,顺便带两斤冷吃兔”。这一刻,我突然解开了快乐足球的密码。

川超的快乐,在于它剥离了功利的外壳。我们不再盯着世界排名叹息,不再为出线概率焦虑,只是单纯为一次精彩的扑救喝彩,为一场顽强的平局感动。当自贡球迷穿着恐龙服为对手鼓掌,当广安门将用头球改写比分,当每个城市都为自己的球队骄傲,足球就回到了它最初的样子 —— 不是竞技的工具,而是凝聚人心的纽带。

晚上刷手机时,看到余东风指导的采访:“川超没有失败者,只要敢上场就是英雄。” 窗外传来夜市的喧闹声,几个球迷举着川超围巾走过,嘴里唱着江映蓉唱的主题曲。我想起今天在球场捡到的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 “踢不进世界杯,也要为家乡赢一场”。

或许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想还很遥远,但在川超的雨里、呐喊里、拥抱里,我们已经找到了最珍贵的东西。这密码从不是什么秘诀,只是一群人对足球的热爱,对家乡的牵挂,还有那句藏在每个四川人骨子里的 “雄起”。

巴小虎川超日记⑨:快乐足球的密码,藏在一声 “雄起” 里

发表评论